主页 > 德国留学 >

留学德国的中国艺术家,在上海用展览追忆留德

编辑:德国留学费用 2022-12-23 09:04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改革开放后的)这一代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到后,在远离家乡故土之后开始真正重视中国国学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4月12日,“互补与契合——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开幕。展出几乎涵盖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重要艺术家作品。
 
“互补与契合——中国留学德国艺术家作品展” 参展艺术家包括杨起、周春芽、许江、杨劲松、杨重光、马树青、朱青生、王小慧、张国龙、邓国源、马路、王承云、谭平、任戎、李迪、滕菲、凌健、王小松、缪晓春、刘永刚、单增、陈若冰、徐赫、邱黯雄、唐骁、于幸泽、李华、陈亮等。
 
 
“整个二十世纪文化、艺术领域呈现的艺术状态和丰硕成果,都与留学海外的文化现象不可分割。这一文化现象肇始于清末、民国,繁盛于建国初期,延续至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参展艺术家谭平表示,“此次展览侧重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留德归国的一批当代艺术家。 ”
 
谭平 《无题》200 160cm 布面丙烯 2016
 
杨起在德国留学工作,而今在中国多所美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他提出德国新表现主义与日本物派有关,而日本的物派又与中国明末书法家王铎和中国的禅宗有着渊源,这个思路打通了德国新表现主义和中国书法和禅宗的关系。
 
许江的葵园系列作品在展厅中尤为引人注意,苍茫悠远的葵园,如废墟一般,布满整墙。
 

 
“弹指一挥,近30年过去,我们早已回返家园,并深耕中国大地,创造自己的艺术。德意志精神已然成为一种青春生命的奇异的特殊问候,向着我们这些具体而珍贵的生命施以滋养。”许江列举了德国的留学经历给予艺术家留下的三重印记,分别是德意志的思考与激情、德意志的职守与忠厚,以及德国传统的对于汉学与东方学的敬意。
 
德国传统的对汉学与东方学的敬意,使得这一代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到德国后,在远离家乡故土之后开始真正重视中国国学的。许江以自己为例“我的教授卡波先生,至死心中都有一个“远西”,那就是中国的西湖。正是这种启迪,让我们回返家园后接通地气。”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值此时机,上世纪末留学德国的艺术家自发组织了这个展览,用艺术来追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展示其中千丝万缕生命交织的痕迹。
 

 

 
据悉,本次在刘海粟美术馆的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之后,6月11日至8月11日,展览将巡回至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之后,展览还将抵达柏林、北京和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