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能,付出了哪些贡献?接下来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体涉及到内政、外交、用间、军事等多方面步骤。
其中,军事上最大的功臣是之一的王翦。
因为后世掌控意识形态大权的儒家弟子,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子弟,大多对秦始皇及秦政持批判态度。
,军事上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首席功臣王翦,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评价。
西汉的在编写名人列传时,对王翦的评价就是完全的反面。
《·王翦列传》中写道
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的在编写《汉书》时,也将王翦称为“豺狼之徒”。
类似评价在两汉之时,数不胜数,汉亡后,对王翦的评价才略显客观。
秦始皇和王翦,因灭楚的兵马数量勾心斗角
,王翦和儿子王贲直接参与了其中五国的攻伐,是当之无愧的,秦朝建立的首功之臣。
不过,也,秦始皇一度非常担心王翦功大不好制衡,所以,当王翦提出灭需要六十万兵马时,秦始皇犹豫了。
秦始皇在第一次伐楚时,没有支持王翦,选择了李信和,兵马也只用了二十万。
而王翦知道秦始皇骨子里的想法,“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
结果,没有王翦统领的被楚将项燕率领的四十万楚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之后,秦始皇才意识到,要消灭楚国这么个国土广袤,兵马也有数十万的大国,确实要按照王翦的想法来。
秦始皇不惜亲自屈尊去王翦的家乡。重新请其出山,还完全按照王翦的军事部署来提供兵马钱粮。
,王翦也并非是蠢蛋,他带着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别说秦始皇了,哪个都不会放心。
在出击楚国之前,王翦还为此跟秦始皇演了一出讨要富贵田财的把戏,用来打消秦始皇的疑虑。
既然君臣猜疑的隐患消除了,王翦也就能全力整合六十万大军的战力,楚国自然也没能在他手上逃过大劫。
王翦是历史上少有的能指挥超大兵团作战的军事家
在古代,统帅六十万兵马,还能游刃有余的指挥打胜仗的将军并不多。
这属于指挥超大兵团作战的范畴,不是普通将领能涉及到的,排兵布阵、扎营行军、后勤分配、山川地理的合理借用、时间及空间的运用、多方向、多兵种的配合,是相当高明的本事。
古之名将,如最多时不过统帅五万大军(不包括后勤人员),其和匈奴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战,跟加一起才十万。
唐朝李靖灭突厥时,六路大军加起来也只有十多万。
南宋岳飞麾下的岳家军不过十万,建立的才数千人。
历史上指挥数十万大军出征的,大多反而是败仗最为有名。
比如时的,东汉末至时的、、,隋末的等等。
、、、、等,都不是平凡之辈,大多身经百战,可也无法有效驾驭数十万兵马,全部成为以弱胜强的反面教材。
还有北时期的五路伐夏,明朝天年间的等,全是大兵团作战时,因指挥系统不顺畅,各路军队各行其是,而导致的大败。
由以上历史名将们在征战时统帅的兵马人数,以及诸多历史战例,可以看到,指挥数十万兵马进行大兵团作战不是谁都能行的。
即使在现代的我军中,数千名战功赫赫的将军里面,也只有林帅、刘帅、彭帅、徐帅、粟大将等寥寥数人才能够办到。
而在古代,也只有白起、等少数军事天才能跟王翦相提并论。
可见,王翦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在历史名将中是名列前茅的。
王翦善终,家族富贵传承千年
王翦及其子、孙,都是比较纯粹的将军,没有过多参与政治。
而且,秦始皇对功臣的态度是相当好的,没有因防备心理杀过一个功臣。
秦朝建立后,因功封侯的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其子王贲类同。
但其孙在秦末时,因战败被俘虏,结局不明,比较公认的是被项羽所杀,王离的儿子王元、王威为躲避战乱,逃到山东琅琊一代隐居。
可王家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经过数百年的积累,成为从至唐朝时期,能影响到天下局势的大家族。
至唐朝时,当世大族中,和都是以王翦为祖。
在这两大家族中,出过不少大人物,比如东汉末年设计杀的司徒。
东晋时能比肩皇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兄弟俩。还有书法大家父子。
唐朝时,唐高宗的第一任妻子王皇后,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等等,也都是王翦的后代。
王氏在隋唐时,一直是天下间最显赫的世家大族。王翦的后裔们创造的家族,可比秦始皇的家族长久太多。
国亡家族不亡,也是古时常态。
而王翦在汉朝晚期,辅佐暴秦的名声渐渐好转,也和其后裔建立的家族崛起有关。
,王翦在秦朝统一天下的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战争之中,或许有杀戮,但他只是尽到了军人应有的职责,两汉时,对他的评价不客观。
王翦这样历史上少有的,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军事天才,且功高盖世。
但他幸运的遇到了对功臣并不残暴的秦始皇。
王翦在功成后隐退,也是其家族后裔在战乱中及战乱后能传承下去的主因。
没有参与政治斗争,意味着仇人不多,后裔能相对安全的绵延传承。
由此看,王翦绝对是有大智慧的,能瞻前顾后,且不受损伤,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