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和相比,差在哪些方面?其实,无论是带兵,还是治国,两者其实不可放在一起比较的,赵匡胤比赵光义厉害10倍不止。
一、VS斧声烛影,赵匡胤更胜一筹。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夺取了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虽说欺负1个8岁的小孩子的确有点儿无耻,但不得不说,赵匡胤处理问题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正月初一,后周得到了契丹联合南下的消息,正月初二,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便带领离开开封。
正月初三,在距离开封40里地的陈桥驿,赵匡胤喝得大醉,等他醒来一看,身上已经披着黄袍了。正月初四,34岁的赵匡胤便取代后周,建立了大宋王朝。
仅仅花了2天时间,赵匡胤便顺利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不得不说,十分漂亮。再加上整个政变过程中,只死了1个人,那就是侍卫亲军的副都指挥使韩通,这就更了不起了。
毕竟是一场政变,而且是改朝换代的那种,咋能做到几乎不死人的呢?不得不感叹,赵匡胤的手段,绝对是一绝。想想取代西汉、曹魏取代、西晋取代曹魏、取代、取代隋朝,都死了多少人呢?
再看赵匡胤对后周老臣们的态度,他全部留用,大家该干嘛就干嘛。除了皇帝变了,什么都没变。而且就连后的家眷们,赵匡胤也十分善待,这就是本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点儿不拖泥带水,简直是改朝换代的天花板。
反观赵光义,他是怎么夺取皇位的呢?这就跟斧声烛影这个故事有关系了。
赵匡胤50岁那年,和弟弟赵光义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两个人就吵了起来,期间门外的宫女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以及斧子落地的声音,还看到了烛光晃动的影子。他们不敢进去看。
大半夜的,赵光义匆忙从房间走了出去。第二天赵匡胤就被宣布死亡了,死因不明。而赵光义则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宣布自己是新任皇帝。
我的妈呀,这也太尴尬了吧?把自己的哥哥害了,抢了哥哥的位置,这但凡是个长了脚指头的人,都能想象得到。可赵光义却掩耳盗铃,觉得世上他最聪明。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绞尽脑汁。结果他和合伙上演了一出《》的戏码。下面是《金匮之盟》的故事简介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老妈杜临终前,拉着赵匡胤的手嘱咐道后周为啥失去了天下?还不是因为年纪小吗?你挂了的时候,一定要把大位传给你弟弟赵光义,只有年长的人当皇帝,咱们老赵家的江山才能稳固!同理,赵光义死后,皇位再传给弟弟赵廷美,以廷美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不就妥了?
真的是脸都不要了,造谣也不能这么个造法吧?杜太后怎么就预料到赵匡胤会早逝呢?万一人家能活八九十岁怎么办?到时候他儿子五六十了,难道还不能继位?怎么会有老母亲诅咒自己的儿子早逝呢?
这又是一个尴尬到脚指头抠破鞋底的事情,赵光义处理政变的手段,和他哥哥赵匡胤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其实那时候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赵德芳,分别26岁和18岁,全都成年了有没有?完全有资格继承大位好不好?
结果赵德昭在北伐北汉的时候,被赵光义骂了一顿,回家就自杀了,年仅28岁。而赵德芳则在22岁一觉睡死过去了。这么一来赵匡胤这一脉可就没人能威胁赵光义了。
这还不够,赵光义又找个了借口,把弟弟赵廷美发配到了房州,没多久赵廷美就病死了,年仅38岁。这下所有威胁者都自动消失了,赵光义这才美滋滋地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啥也不说了啊,这些操作简直令人头疼,未免也太明显了吧?就不能学学你哥,把戏唱好听一点吗?你对得起太宗这个庙号吗?
二、杯酒释兵权VS大肆扩招。
赵匡胤干的漂亮事儿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他平定了、、荆湖、、南汉等政权,单说他对国内的治理手段,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出身,他担心自己的手下,也会学习自己的行为,所以他非常想罢免这帮禁军功臣们的兵权。可人家都立下大功,你直接罢免,未免让人心寒,以后谁还肯给你办事呢?
赵匡胤把这帮老伙计都喊了过来一起喝酒,在酒席上,赵匡胤坦言万一哪天你们学习我黄袍加身,这可怎么办?我知道你们都很忠心,我对后周何尝不是呢?只是万一,你们的手下人,想要取得富贵,强行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怎么办?
这下这帮禁军将领们可就都傻眼了,第二天纷纷选择辞职,赵匡胤全部接受,将这些职位换成了没什么战功的人。赵匡胤对他的老弟兄还是不错的,、、高怀德、张令铎等人,不仅得到了高官厚禄,而且还成了赵匡胤的。
这还不够,过了一阵子,赵匡胤又办了一场酒席。
这回邀请的人,是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从时代开始,节度使就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他们拥有财权、军权、政权,很难控制。
赵匡胤把他们喊来喝酒,同样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是大宋的功臣,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来该去享清福的,我实在是不忍心让你们继续这么劳累了啊!
这帮人稍微蠢了一点,除了超主动要求告老还乡以外,其他人还不为所动。赵匡胤第二天索性直接把他们都给撤了。
两次杯酒释兵权,彻底解决了武将的危机问题。可以说,做得非常体面周到,老伙计们也不失面子。
宋太宗赵光义,收买人心的方法,可就害惨了宋朝了。
赵光义得国不正,他心虚得很。为了表现自己的正统性,他主动要求北伐,结果被大辽打得丢盔弃甲,差点把小命搭进去,自此再也不提北伐的事情了。
可这个时候该怎么收买人心呢?赵光义有自己的独到的办法,他打算笼络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手里的笔杆子,就是当时最好的舆论向导。他们写什么,后世的人基本上就信什么。
,赵光义开始疯狂扩招。唐朝、五代包括宋太祖时期,每一届只录取二三十名进士。赵光义可就牛了,一次录取两三百名,巅峰时期录取四五百名进士。
这下读书人们可乐开花了,他们纷纷觉得赵光义是个好皇帝,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可一旦开了这个头,后世的皇帝就不太好办了。为啥?因为你限制录取名额的话,肯定会被骂是不?
到了时期,大量的进士坐在冷板凳上等工作,因为没有实缺啊!他们不干活,国家还得养着他们,你说惨不惨?这就是著名的冗官现象。
赵匡胤时期,讲究的治军策略,他并不是重文轻武的始作俑者。虽说他只有十几万兵马,却能够百战不殆。
可赵光义时期,为了保住皇位,刻意打压武将。,士兵质量上跟不上,赵光义就采取扩招的方式,招募了大量士兵。这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史称冗兵现象。
士兵需要国家养着,,出现了大量吃空饷的情况。这对北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三、制度完善方面,赵匡胤更胜一筹。
后周时期,禁军主要分成了两大板块,分别是殿前司和侍卫司。赵匡胤就是殿前司的老大殿前都点检,李重进则是侍卫司的老大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觉得禁军的机构太简单了,只要两大领导一合计,那什么事情办不成?
赵匡胤开始改革禁军,他将都点检、副都点检、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虚位以待,虽然还设,但不找人来干。实际上统兵的人,则是官阶比较低的都虞侯。
除此以外,禁军被分成了3大板块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称为三衙。这么一来3方协作监督,问题就小很多了。
还有,赵匡胤专门设立了枢密院。过去统兵权归都点检、都指挥使,而调兵权则归他们的副手副都点检、副都指挥使。枢密院设立以后,调兵权则归了这个机构,而这个机构直属皇帝,等于是皇帝才有调兵权。而都虞侯又听命于皇帝,皇帝兼具了调兵权和统兵权。
解决完禁军的问题,赵匡胤还得限制宰相的权力。
为了加强皇权,分走相权,赵匡胤设立了、枢密使、三司使等,他们分别管理民政、军政、财政,而且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削弱了相权。
相对来说,赵光义在这些开创性的改革中,作用就小太多了。他顶多是把哥哥定下的东西,换个名字,或者加强某些部门的权力,很少有大规模的改革动作。毕竟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万一改革出现差池,他可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