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三国第一悲情英雄 与诸葛亮情同父子名声超赵子

编辑:历史故事 2023-01-01 20:26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核心提示蜀汉大将军,不仅是蜀汉后期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更是整个 后 期 一 个 光彩照人的人物。《》后期的姜维,名声直追早期的、、。看《三国演义》,每至关键处,“天水姜维”总能力挽狂澜,让人眼前一亮。

网络配图

  一

  姜维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闪亮登场,一开始就识破了的计谋,并将计就计击败了老将赵云,可谓先声夺人;姜维战死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一个人占了27回,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后的故事,最精彩的莫过于姜维,姜维一死,仅仅一回,这部伟大著作便匆匆收笔,为什么?没有峻岭,没有高峰,这山,还叫山吗?

  二

  失街亭,赵云兵败箕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告败,但幸得姜维,又使他,先是命姜维为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又致书,对姜维赞赏不已,“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又让姜维统领虎步兵。虎步军,那可是蜀汉的精锐部队,对于年仅27岁,未有多少战功的姜维来说,诸葛亮的一系列举动,几乎超出他的想象。

  三

  公元228年,姜维入蜀,但在诸葛亮在世的六年中,未见有大的建树,为何?姜维为魏人,又为无奈投降,因而一开始不被蜀人信任情有可原。在姜维孤独无助的时间里,只有诸葛亮对他无条件地信任,让其参与军事讨论。也许正因如此,更加坚定了姜维留在蜀国的决心。诸葛亮不但对姜维礼遇有加,而且还“尽传平生所学”。

网络配图

  四

  公元 234 年诸葛亮去世,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无异于殿失强梁,尽管诸葛亮临终前作了尽可能周密的安排,但这种安排除了短期效应外,很难产生长期作用。国内潜伏的矛盾随着诸葛亮的逝世而变得日益尖锐复杂。倚重荆州集团(、、蒋琬、等基本上全是旧部),益州土著再无出头之日,自然导致蜀汉分裂,矛盾日渐公开。

  五

  杨仪私杀魏延,甚至私自夷灭了魏延九族。魏延是一个名高声广,的征东将军,又岂是不报刘禅就随随便便灭族的?对于人才已经捉襟见肘的蜀国来说,这次事件,除军事人才的损失外,负面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自诸葛亮病逝,不到20年时间,时朝廷内外魏延、杨仪、蒋琬、费祎四人中竟有三人非正常死亡。

  六

  处于矛盾纠结中的姜维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命运之神本就不怎么偏爱蜀国和姜维,回头四顾,物是人非事事休,历史留给他的舞台已经非常狭小。纵观姜维历次北伐战绩,大胜2次,小胜3次,平4次,大败1次,小败1次。使人极容易想起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七

  蜀国除了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朝政更是腐朽不堪,刘禅宠信了一个极度阴险小人——宦官黄皓。公元262年8月,姜维上书后主,“黄皓奸巧专权,将败国家,请杀之。”若刘禅英明,蜀国或许还有一次重振朝纲的机会,但机遇又一次丧失。公元 263 年,姜维上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万分危急关头,刘禅竟然听信黄皓,预言魏国不会攻入,机会再一次丧失。

网络配图

  八

  公元 263邓艾兵向骆谷(在今陕西周至西南),姜维只得一路退至剑阁,钟会软硬兼施皆奈何不得。但刘禅却让姜维及全军将士就地投降。作为忠臣,姜维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听命投降。见姜维降,钟会傲慢地问“为何来迟?”姜维流泪曰今天我觉得这已经很快了!(今日见此为速矣!)”姜维是流泪吗?不,他是在流血,一个末路将军悲凉的血。

  九

  姜维先是与钟会交好,利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密告邓艾谋反。姜维进一步鼓动钟会叛乱,而绝地反击,恢复蜀汉。姜维密书刘禅希望陛下忍耐几天的侮辱,我想使国家,复兴蜀汉(“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安乐公刘禅将密信交出,消息泄露,姜维、钟会皆战死。

  十

  尽管这是一个悲剧的英雄,但姜维无愧英雄的称号,他心有远图,立志复兴蜀汉,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他明知结局是悲剧,也要拚死一搏,选择英雄的悲剧——悲情的人生,悲剧的命运,这就是姜维,这位彪炳千秋的英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