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全心扑在工作上,朝廷内外一片赞誉声,继位之路不是阳关大道,一马平川吗?对于孙和来说,却是荆棘满地,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根本没有走到尽头,让人心酸不已。
网络配图
孙权不喜欢太子
是老爸犹豫纠结,左右摇摆。孙权年龄大了,可能更爱调皮捣蛋的,对于孙和这种规矩本分的人反而冷淡了。他内心最喜欢的是四儿子孙霸,因为孙霸没有得到太子之位,孙权总觉得内疚,当年又封孙霸为鲁王。更荒唐的是,给鲁王的待遇和太子相同。
作为一个正常的父亲来说,爱两个儿子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帝王来说,亲手造出了两支为争取最高权力的敌对势力,说是愚蠢的昏君,一点都不过分。
,孙权的大女儿居心叵测,暗中添乱。她先是嫁给了的儿子周循,但周循死得早,孙权把她改嫁给将军全琮,所以孙鲁班又称全公主。
孙和的妈妈是,孙鲁班的妈妈是步夫人。女人们在一起,最大的乐趣就是相互攀比,相互暗斗。步夫人正得宠,孙鲁班自然傲气,坚定地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王夫人及孙和。她为了扳倒孙和,还派了心腹天天跟踪孙和,就为找到把柄。
孙权曾经大病卧床,孙和到太庙祭祀,祈祷父皇的病早点好。孙和有个妃子,叔父是张休(次子),家离太庙很近。孙和祭祀结束后,张休邀请孙和到家里坐坐。亲戚之间串个门也是正常的事,根本没注意到背后一双奸滑的眼睛。孙鲁班终于找到把柄了,跑到孙权面前,说太子去太庙是假的,他是想到张休家里去密谋,谁知道说了什么。这几夫人看到你病重,一脸的笑容可灿烂了。孙权对孙鲁班也是万分宠爱,也不去辨别真真假假,闻言大怒,虽没有动手,但对孙和的脸色越来越阴冷。王夫人听到消息,天天愁得要命,不久就死了。孙和更是,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网络配图
大臣明显分成了两派
孙权的做法让鲁王孙霸有了想像的空间这是父皇有意给我创造机会啊,哪能辜负他老人家的心愿呢?于是和大臣们开始大串连,为自己拉选票。
大臣搞不懂孙权的意思,如果在偏远地区,还掺和不了这件事。但都在建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总要选择站站队。渐渐地,大臣之中明显地分成两派,
支持孙和的有(任丞相)、吾粲(太子太傅,孙和的老师),顾谭(的,任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于诸卿之首),张休(任扬武将军),朱据(孙权小女儿的老公,任左将军)等。
支持孙霸的有步骘(任骠骑将军,后来代陆逊为相),(镇南将军,平定交州的大功臣)、全琮(任大司马)、吕据(名将吕范的儿子,任左将军),孙弘(任中书令)等。
太子派天天在孙权面前说传统就是立长,不能破了规矩,孙和又没有做出大逆不道的事;鲁王派天天负责在孙权面前诋毁太子,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孙权天生就不喜欢犯颜直谏,老资格张昭的话也只能听一半。太子派是一根筋,自认为掌握了真理,说起来一脸正气。他们也不考虑考虑说得这么义正词严,不是把孙权摆到昏君的位置上吗?
即便真错了,太子派也该温和一点,给个合适的台阶。结果双方都剑拔弩张,不肯退半步。孙权只有撕破脸了,动了杀心不让一批人掉脑袋,这些人是不会消停的。
太子派被整得全面崩溃
刚好一件事让孙权找到了突破口。太子太傅吾粲上书,请让鲁王孙霸镇守夏口,意思很明显,让他去外地,就不要再有当太子的念想了。言词激切,,孙权看完满脸愤怒。鲁王派立即得到了消息,好机会稍纵即逝啊,趁机在孙权面前说吾粲的坏话。吾粲气忿无处诉说,写信给陆逊发泄心中的不平。这是犯了大忌,随即被逮捕,理由是勾结外臣蓄谋不轨。不久在狱中被处死。孙权还不解恨,又派宦官去谴责陆逊,罗列了几十条罪状,全是。陆逊60多岁的人了,几个外甥也因为拥护太子已经被撤职流放,他想想尽忠为国这么多年,却落下了这个悲惨下场。
网络配图
更重要的是,他是聪明人,自己位高权重,孙权早已容不下他了。君要臣死,找个理由还不简单。陆逊忧伤过度,不久含恨而死,家无余财。
顾谭被流放交州,孙和也被软禁。
朱据还是不识相,一定要和孙权掰掰清楚。更过分的是,他还带了一批人把自己捆绑起来,接连几天到宫门外为孙和求情。孙权站在楼上,看到极其反感,这哪是劝谏,简直就是逼宫。
已是杀机四伏的僵局,又来了两个“二百五”,陈正和陈象,居然跑到孙权面前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要求放了孙和。这像导火线一样点燃了孙权满腔的火药桶,陈正、陈象被满门抄斩,朱据等人被杖打一百。孙和被软禁了还不够,流放外地。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有几十人。太子派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