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道光皇帝继位原因揭秘:靠玩弹弓得皇位

编辑:历史故事 2023-01-01 20:26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之所以能够取得皇位,据说和他的神勇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林清之变中,更是给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人野史《春冰室野乘》上卷里说,道光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帝去木兰围场打猎。一行人走到张家湾的时候,乾隆帝命令各王比试射箭,小道光则呆在旁边观看,等各王射完后,他也跃跃欲试,拿了把特制的小弓箭射了几下,结果还真射中了二箭。乾隆帝看后大乐,抚摸着小道光的头说“乖宝贝,你要是能连中三矢,我就赏给你黄马褂穿。”

  小道光随后再接再厉,还真就射中了第三箭,于是他便跪上前讨赏,乾隆帝问他想要什么,小道光既不说话也不起来。乾隆帝大笑,说“好了,我知道了。”于是命侍臣立刻取黄马褂来,手下的人看只有成人的黄马褂,仓卒间找不到小号的,只好给他一件大的黄马褂套上。由于衣服实在太长太大,小道光穿上后都没法走路,只好由侍卫抱了回去。

  这还不算什么。清人笔记《南亭笔记》里说,道光最爱玩弹弓,练就了一手的技术,常常把皇城的射得,无处安身。您还别说,道光的这门特技在关键时候还真派上了用场。在一个月黑风高、雷电交加的晚上,天理会林清率会党起义,一群人直奔紫禁城并一度杀进宫门,皇宫一时告急!当时道光正在巡逻,看到匪徒们越登宫墙,便用随身带的弹弓连发连射,射得准,力道足,据说无不应弦而倒。随后,道光转回到乾清宫,忽然看见一人立在殿脊上,正在手挥令旗,号召同党进攻。道光正想用弹弓射,却发现没子弹了,于是他解下衣服上的金钮扣射去,结果一下击中此人的眼睛,导致其惨叫一声,落地摔死。

网络配图

  也有人说,道光当时用的不是弹弓,而是鸟枪,说当时林清之变的时候,贼焰嚣张,道光正在上书房读书,听到外面喧闹,便出门查看,只见诸王贝勒们仓皇逃避,于是便拦住一个问怎么回事,太监惊慌失措的说乱党杀进来了!道光听后二话没说,便立刻回屋拿了一把鸟枪,冲出门外,往人声最响的地方赶去。到了宫门外见匪徒进攻,道光抬枪便射,连毙二人。林清党徒一时错愕,不敢贸然前进,这时禁军赶来,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此役结束后,嘉庆大骂那些侍卫和禁军保护不力,唯独对道光的表现赶到非常欣慰。他说道光以皇子的身份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大有当年太祖神勇之风。此役道光护驾有功,民间也多传说其神勇无比,后来嘉庆金匮缄名,把道光立为皇位继承人,想必就是受了这个事件的影响。

  道光死前留下四道令人费解的遗嘱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

  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

  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

  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大清某某皇帝”文字镌刻在明楼碑上,陵寝名称刻在明楼碑的背面。碑文不可以有“以圣神功德”字样称呼,如果新皇帝要写歌颂我生平的碑文,则可以把碑文刻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

  四、在他死后,只将他生前穿用过的几件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四执事库,以示节俭和留念。自鸣钟殿内一些不常用的砚墨,也没有必要长期保留收藏。

网络配图

  这四道遗谕看似简单,但在事实上,却给刚继位的只有20岁的帝出了不小的难题。后来,咸丰帝经过仔细思考,且在诸王大臣的参议下,最终将道光帝的遗谕作了如下的三个决定

  一、道光帝神牌仍配天、升祔太庙。只是从咸丰帝开始,帝王不再配天坛。

  皇帝死后配天,升祔太庙都是大清国历代奉行不替的祖制家法,是神圣不能改变的。也是中国历朝历代都照办不误的成宪,是天经地义的。在民间,老人去世了,还要立牌位供奉起来,按时按节上香行礼,接受后代人的香火。

  作为大清皇帝,一代人王地主,岂能死后不升祔太庙?后两条比较好办,咸丰帝都照办了,唯独这前两条,使咸丰帝左右为难。

  特别是道光帝在遗谕中十分坚决地说“若继体之君、顾命之臣不遵朕谕,任意强行,则是甘为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是“诬朕以不德不孝。”是照办还是不照办?

  在道光帝死后的第三天,咸丰帝下令朝臣们,就这件事进行了一次大讨论。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上至亲王,下至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言,讨论得十分热烈,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经过20多天的讨论,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仍遵照以往成宪办理。也就是仍配天、仍升祔太庙,不按道光帝的遗嘱办。这一意见由礼亲王全龄将上奏给皇帝。

网络配图

  咸丰帝看了众臣的意见后,经过再三考虑,决定采纳群臣的意见,配天祔庙。决定从自己开始,以后各帝不再配天。他降旨将道光帝的第一条朱谕和自己的这道谕旨抄录一份,悬挂在天坛的斋宫内,永世法守。

  二、道光帝的龙泉峪陵寝不再建圣德神功碑楼,将圣德神功碑文按照道光帝的意思,刻写在神道碑亭的石碑背面。为道光帝补建陵寝方城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