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知识 >

朱英国:武汉大学自制电影朱英国首映

编辑:历史故事 2023-10-24 16:45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7月21日上午,电影《朱英国》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举行全球首映礼。该剧由武汉大学自主策划、编剧、摄制,所有演职人员均为武汉大学师生校友,将在10月正式上映。首映式上,90分钟电影让台下观众几度落泪。
电影《朱英国》片段。 记者高勇 摄
朱英国院士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祖国和世界粮食安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水稻候鸟”“农田院士”。2017年8月,朱英国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8岁。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视察时,高度肯定朱英国团队做出的贡献,当面嘱托“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武汉大学在人文馆举行电影《朱英国》首映礼。记者高勇 摄
电影《朱英国》选取朱英国成长与奋斗的二十年经历,以历史和当代两条线索相交织,两种影调相呼应,通过复调叙事和多重人物视角,深情讲述了朱英国从一个贫寒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杰出杂交水稻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再现了朱英国矢志报国、心怀天下的赤子情怀,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科研精神,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看一次流一次眼泪,这就是朱院士的真实写照。”台下观影的胡骏是朱英国的弟子、武大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电影《朱英国》制作完成后,请他预审,反复看了几次,后来他提了一个意见,将30次没在家过春节修改为26次。“我们从记事本中一点点核实的,真实而不夸大,尊重事实一直是朱院士所提倡的。”
朱英国院士团队成员、学生胡骏谈观影体会。 记者高勇 摄
“尽管平凡,但他把平凡做到了极致,就是不平凡。”编剧、导演彭万荣表示,朱英国院士生前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26个春节没回家,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很少有人能做到。演职人员没有取一分钱报酬,在拍摄中完全被朱英国院士生前的事迹感动。“朱老师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对同样是武大老师的我,触动很大。”
大学生演唱电影《朱英国》主题歌曲。 记者高勇 摄
影片中朱英国的扮演者杨诚,是来自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专业老师,片中有一场戏让他记忆犹新——朱英国的学生与他告别时的场景,朱英国对学生说道:“我有我的使命,你有你的使命。”恰好在影片中朱英国学生的饰演者在戏外与杨诚也是师生关系。“戏里戏外,有一种别样的传承。”
电影《朱英国》中朱院士扮演者杨诚发言。记者高勇 摄
据悉,拍摄前,导演组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访朱英国院士生前的重要工作场所,通过其亲朋好友搜集大量素材,再根据素材积极打磨剧本,先后修改11稿才完成剧本。
朱英国院士的夫人徐小梅在座谈会上。记者高勇 摄
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电影家协会主席陈敦亮表示,影片情节生动、故事感人,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之作。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朱院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和强大的干劲投入工作,即使罹患重病,依旧坚守在育稻育人第一线,用50余年坚持不懈的执着奋斗,诠释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勇于担当。武大自主拍摄电影《朱英国》并推动影片在全国公映,就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大学鄂州水稻试验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以朱英国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爱国奋斗故事,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一代能够读懂典型的精神,感受榜样的力量,传承科学家精神,以昂扬之姿奋进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