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苏联炮兵连长索尔仁尼琴在电话中因物资延误而顶撞上司,结果被就地解职流放哈萨克,直到8年后才拖着几近残疾的身体被转移到莫斯科马尔菲诺里监狱。这两段经历为索尔仁尼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提供了真实素材,代表作是描写莫斯科监狱的《第一圈》和集中营非人遭遇的《古拉格群岛》,被后人誉为俄罗斯“最真实作家”和“十大良心人物之一”。
1955年,古拉格集中营在斯大林逝世两年后全面瓦解,索尔仁尼琴也随之获得自由,但释放后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四处奔走搜罗与古拉格有关的证据和资料,先后去过两百多座古拉格集中营,总记录资料重达900公斤,首部著作《第一圈》出版即被无数历史学家当成教科书来引证,而后出版的《古拉格群岛》,在苏联自始至终未公开古拉格集中营资料的大背景下,成为人们研究这段“缺失”历史的唯一权威性著作。
,苏联时期究竟有多少座古拉格集中营,至今为止也没个准确数字,有说700座、也有说476座。上个世纪末德国25名历史学家曾专程组队去印证,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都已消失不见,目前仍有遗址存留的不足130座。
图中绿色圆点位置就是德国团队查到的古拉格集中营分布图,其中保存最完整、痕迹最明显的遗址,就是代号为501和503的两段铁路线,前者从萨列哈德前往伊加尔卡,全长近1300公里,后者从伊加尔卡连接诺里尔斯克,约600公里长。
诺里尔斯克是座完全没有内陆交通线的工业城市,别说铁路,就连公路也没有,各类矿石依靠货轮从叶尼塞河进入喀拉海,人员则依靠航空运输。但奇怪的是,我在诺里尔斯克旅行时居然看到建于苏联时代的火车纪念碑,经过多番打听,在诺里尔斯克博物馆中才找到答案。
博物馆解说员艾琳特地开小灶给我详细解说了其中的来龙去脉,简单说就是,诺里尔斯克本是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始发站之一,只可惜铁路还没修完斯大林就死了。
在2003年俄罗斯解密的部分资料中,501和503其实是分属两地的集中营代码,为防止泄密将其统称为萨伊铁路,保密级别与苏联克格勃名单相同,因为事关诺里尔斯克这座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那么,将近2000公里的铁路项目又是如何确保绝密的呢?古拉格是关键。
实际上,苏联分布在各地的古拉格集中营并非指单一关押地,每座集中营由百余甚至上千个惩戒营组成,所关押的也是各式“囚犯”,但囚犯所作贡献却令俄罗斯至今仍在受益,西伯利亚一系列城市和港口、公路等等都是古拉格囚犯修建的,比如远东战略城市海参崴、马加丹,以及北极圈内外的工业城市摩尔曼斯克、诺里尔斯克等等。
萨伊铁路也一样离不开古拉格集中营,从施工图可以看出,苏联是准备用萨伊铁路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而达到北部与最东部相连的工业运输线,因而战后没多久(1947年)就开始动工,先从新西伯利亚调来5万囚犯参与施工,1948年死伤过半后再从纳迪姆集中营调来7万囚犯,总数超过12万人,这还不算来自各个盟国的士兵和工程兵。
原版《古拉格群岛》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来自7个盟国的囚犯和数不清的德意俘虏(苏联官方没有记载),被全部打乱后随机组队分散在501和503铁路沿线,沿途设有数千个临时营房,分不同工种和施工阶段逐一往前进发。
一名乌克兰囚犯逃亡后曾公布称他的队伍从一开始的200人,一路往北3个月后剩下110人,半年后只有50人活着,打散与其他同样不断减少人员的队伍重新合编。如果以这个速率计算,第一批5万囚犯在半年后是绝对剩不下一半的。
诺里尔斯克博物馆中保存着一份物资补给表,清单上有棉衣、棉靴以及铁锹等等工具,绝大部分都来自哈萨克与朝鲜两地,但棉服数量只有不到2万套。换而言之,古拉格囚犯确如索尔仁尼琴所说“绝大部分都是冻死的”,12万工人只有2万套棉服,在西伯利亚腹地冬季长达8-9个月、夜晚普遍低于-50℃的低温下,如何安然过冬?
夏季也一样不好过,西伯利亚大部分都是原始无人区,稍有不慎踩陷沼泽被困、携带传染病菌的蚊蚁毒虫等等都是囚犯的主要死因,这也是萨伊铁路被冠名为“斯大林死亡铁路”的原因,总共调动12万古拉格囚犯修建6年,活下来的人至今没有定论。
那么,付出如此巨大代价来修建萨伊铁路,为什么还是全线废弃了呢?
原因之一是难度太高,西伯利亚越靠近北极圈就越是永冻土,其土壤硬度不亚于水泥混凝土,1955年美国CIA曾有报告指出,苏联使用的是美国发明的“灯芯绒铺设法”,先挖2米深的永冻土,把原木混入麝香等厌氧物质埋入坑中盖上灯芯绒,最大限度的隔绝空气使其减缓腐烂速度,然后再铺上砾石与土壤。
但实际上,苏联连矿工棉服都供应不了,哪有多余的灯芯绒铺铁路,而不用灯芯绒的结局,就是铺装后的铁轨出现大面积坍塌变形,部分路段甚至还没试车就已经弯曲了,据说也有部分铁轨是二手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严重低估了预算,导致施工后箭在弦上只能偷工减料!
按照苏联年度投资报告来看,1952年的萨伊铁路总预算只有2.6亿卢布,而到了1953年却疯狂上涨到420亿卢布,占当年苏联总投资额的2.5%,以当时汇率结算相当于100亿美元。要知道,1952年美国总GDP也才3677亿美元,用100亿美元来填补这个“无底洞”,很显然是亏本的买卖。
于是乎,1953年斯大林死后古拉格集中营解散,萨伊铁路顺理成章的被废弃了,至少11台试用机车和6万吨金属就这么被扔在原地生锈,诺里尔斯克那座纪念碑的火车头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寻找萨伊铁路的古拉格遗址,我和妮萨琳专程飞亚马尔自治区再辗转火车前往萨列哈德。从地理位置上看,萨列哈德约有1/3面积位于北极圈内,目前人口约4.5万。苏联时期这座小城有6500人被分别关押在三座古拉格集中营内,其中的1500人被送去米尔钻石坑挖钻石,剩下的全部去萨伊铁路,停工后又被送到诺里尔斯克去挖矿,无一生还。
萨列哈德与亚马尔之间的铁路线是俄罗斯常见的宽轨铁路,目前已迭代更新为电气化铁路,2014年俄罗斯连接北极圈的3500公里长光纤管网就是沿着这条铁路铺设的。
意外的是,在萨列哈德我还听说了一件堪称绝密的炭疽事件,2016年夏季,这条铁路所处的某个位置温度超过35℃,永冻土解冻露出一具感染了炭疽病毒的尸体,病毒传给牧草又被几只驯鹿误食后再传给牧民,造成3死1残的悲剧(维基有部分描述)。
萨列哈德虽说不是旅游城市,但每年仍有数万游客前来探索古拉格营地遗址,俄罗斯早期也曾考虑过将这些遗址尽数销毁,但碍于早已曝光且当地土著以“亲属故居”为由极力反对,因而简单修缮后保留至今。
在伏尔加鞑靼向导的建议下,我们直到天气转暖后才走访了其中一座遗址,营地以砖结构为主,分别有起居、食堂、仓库等空间,每间起居室内设16-20个高低床。,向导却嗤之以鼻的讽刺道
当年的集中营可没有这么舒坦。
沿着铁路往西北方向走了大概5公里,所过之处都是一副锈迹斑斑的破败之景,我忍不住问向导这么多铁轨就这么扔在这里不要了吗?得到的回答是90年代有92公里铁轨被拆掉,送去维护西伯利亚大铁路,剩下的如今就算想用,也不大可能了。
无人机航拍了一张桥轨的照片后,我和妮萨琳似乎都没有心情继续往前,是为当年数以千万计的古拉格囚犯之悲惨命运叹息,还是为如今这副萧条又无奈的景色而惋惜,我们都没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