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前后共册封了八十多位亲王以及上千位郡王(均只计算首封亲王和郡王)。由于王爷太多,到地名都不够用了,以至于出现了大量封号相同的郡王,也有人称大明是“无县不王”。
当时除了南北直隶京畿地带以外,其他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大量的明代藩王。让人尴尬的是,在今日中国属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广东和福建,却几乎没有明代藩王入驻,这又是为何呢?
韶州淮王府明代唯一就藩广东的亲王
仁宗系淮王朱瞻墺
广东省韶关市在明代是曲江县,为韶州府的府治。韶关位于今广东省北部,北界湖南,东邻江西,历史上就是中原和广东之间的门户关卡。韶州府在元朝的时候称为韶州路,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日后的吉安侯)统率赣州卫、南雄卫和韶州卫官兵,由韶州直出德庆(今广东省德庆县,属肇庆市),配合由湖南出兵的杨璟(日后的营阳侯)和由福建出兵的廖永忠(日后的德庆侯)一举平定广东,并“谕仲亨等曰‘近命平章杨璟等由湖南取广西,平章廖永忠等由福建取广东。今特命尔等率师由韶州直捣德庆。三方进师为掎角之势,举无不克。广东既下,合兵以取广西,先声既震,势如破竹。但当抚辑生民,毋纵侵掠。’”等到广东全境平定之后,朱元璋下旨改韶州路为韶州府。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建诸王,秦王封西安,晋王封太原,燕王封北平,楚王封武昌,潭王封长沙,靖江王封桂林,基本都在当时大明的边境线上。此后太祖诸子的封国也都是遵循亲王戍边的原则,而沿海的广东最多面临一些倭寇的侵扰,自然无需派亲王前去戍守。《明太祖实录》提道“甲戌,命安陆侯吴杰、永定侯张铨等率致仕武官往广东,训练沿海卫所官军以备倭寇。”一直到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亲王们的戍边重任被免除,封国开始逐渐集中在了内陆腹里地区。
朱瞻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正月十三日,仁宗朱高炽第七子,生母李贤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册为淮王。按《皇明祖训》明代亲王岁禄一万石,由于尚未之国,淮王的岁禄为三千石。
杨士奇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19岁的淮王朱瞻墺完婚。遂安伯陈英出任正使,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出任副使,持节册南城兵马指挥萧忠女为淮王妃。
遂安伯陈英是靖难功臣遂安伯陈志之孙。老北京东城朝阳门内南小街路西有条胡同叫遂安伯胡同,便是当年遂安伯府邸所在地。现在这条胡同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宽阔、亮丽的金宝街。至于杨士奇,那可是当年辅佐仁宗朱高炽监国的心腹重臣,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
到了宣德四年(1429年),明宣宗朱瞻基下旨在广东韶州修建淮王府,这是广东地方州府第一次出现在明代亲王的封国名单之中。说实话淮王封国广东,透着一股诡异气息。明代亲王的封号,和他的封国一般都是对应的。比如上文提到的秦王、晋王等等。但朱瞻墺封淮王,不管是淮西还是淮东,和广东一地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明代开国之初,诸王手握重兵,王府也是富丽堂皇,仅是稍逊于皇宫。但到了朱瞻墺这一辈亲王身上,王府规模自然是不能和开国诸王相比。韶州的淮王府,由韶州府治改建而成,称得上是相当的朴素。“甲申,命行在工部遣官往凤翔、衢州、建昌、韶州、安陆州修治郑、襄、荆、淮、梁五王府,上谕之曰‘诸王将之国,未有府第。其视所在卫所州治可以为王居者,令军卫有司协力修理。务在完固,毋徒劳人力。’”
当年三月,由守备南京的襄城伯李隆所挑选的三百艘黄船和快船由南京抵达北京,准备搭载淮王等五位亲王之国。七月,宣宗下旨诸王到封国以后的岁禄恢复为一万石。八月初三日,淮王朱瞻墺正式之国韶州府。
广东地图
根据《隋志》记载“岭南二十余郡,地势低湿,暑热,湿气交蒸,疫疠为害,向被称为瘴疠之区”。即使是离海最远的韶州府,距离大海的直线距离也不超过四百公里,东南海面的湿气常年乘风而来,使得广东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处罚大臣的贬谪之地。从秋高气爽的北京来到湿热难耐的广东,淮王自然是叫苦不迭。
直到宣宗驾崩,年幼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之后,淮王抓住机会再打亲情牌,终于感动了小皇帝,同意他这位叔父迁国江西饶州府(今江西省鄱阳县)。《明英宗实录》记载“甲寅,致书淮王瞻墺曰‘比闻叔居韶州常有瘴疠,深切予怀。今择江西饶州府,地气和平,可建王国。已敕有司经营,且具护送人船以俟,叔可于今冬择日往居之,庶副予亲亲之意。’”
从这里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淮王朱瞻墺应该是在宣德十年(1435年)冬天。而韶州的淮王府,则在次年正统元年(1436年)六月重新被改为韶州府治。淮王在广东只待了不到七年,目前韶关最出名的明代建筑是韶州府学宫,似乎和淮王府也并无关系。
韩王系乐平王朱冲烋
朱冲烋,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十五日,韩宪王朱松第四子,太祖朱元璋之孙。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封为乐平王。当年十二月,随两位兄长韩王及襄陵王一起之国陕西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
乐平王从小身子骨就不结实,而平凉属“苦寒之地”,朱冲烋每到冬天就要发病。他在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的时候上奏朝廷,希望迁往温暖之地居住。估计是听说淮王改封饶州,想着韶州虽然湿热,总比寒风刺骨的平凉要好。,这个要求被英宗朱祁镇给拒绝了。“上以书谕之曰‘封土,祖宗所制,岂敢改易?况平凉未必甚寒,惟安心调摄可也。叔祖亮之。’”
朱祁镇
朱祁镇在去瓦剌之前一直十分暴躁,对待宗室也很苛刻,像乐平王这样的远枝宗室的请求,朱祁镇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直到他从瓦剌归来,在南宫闭门思过七年后重新登基,脾气改了不少,对待宗室也别之前温情许多。可能一来吃过苦,更容易有同情心。二来得位不正,也需要宗室的支持。故而乐平王在天顺六年(1462年),时隔二十多年之后,提出迁居“温暖通舟楫之所”。这次英宗没有反对,反而让广东三司在韶州为叔祖修建王府。奇怪的是等到天顺七年(1463年)十月王府竣工之后,朱祁镇突然又叫停了乐平王迁国之事,不知他有何顾虑。“戊申,初韩府乐平王冲烋以狭西平凉府艰窘,请他徙。上许之,诏置府广东韶州府。至是成,有司请王就徒。上曰‘姑已之。’”两个月后英宗驾崩,朱冲烋迁居韶州府之事也就此不了了之。此后直到明末,似乎再没有哪位亲王或者郡王和韶州府,乃至广东一地产生过联系。
福建漳州府明代宗室的贬黜之地
相比广东至少曾经有过一座亲王府,日后也有郡王贪图那边的温暖愿意前去就藩,福建在明代真是令人闻风色变的所在。位于福建南部的漳州,曾经和两位明代亲王产生联系,可惜都带着贬义。福建多山,行军十分艰难。当年明军平定闽地,也是依靠水师从海上直接登陆。
太祖系岷王朱楩
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三月二十二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母妃周氏。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封岷王,封国陕西岷州(今甘肃省岷县)。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薨逝,随即产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是在六月份,朱元璋养子,和朱标关系莫逆的西平侯沐英因伤心过度而不幸去世。紧接着朱元璋为了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确保其顺利继位,挥起屠刀制造了洪武朝一个血腥大案蓝玉案。由于沐英的去世和大量开国公侯的报销,朱元璋认为云南这块收复不久的土地,需要派出一位亲王坐镇才行,而这个人选就是岷王朱楩。“初岷王定都岷州。上以云南土旷人悍,必亲王往镇之,故命岷王改都焉。”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岷王朱楩正式之国云南,但在其之前朱元璋让沐英之子沐春袭封西平侯,依然镇守云南。沐英在云南极得人心,故而沐春对于岷王的到来极为反感。沐春和朱楩之间的矛盾,在朱元璋在世之时就已经比较激烈了。等到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之后不久,沐春突然在军中暴卒,其弟沐晟袭封西平侯。
朱允炆
本来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朱楩发现沐晟不但更加难惹,而且攻击性极强。再加上建文帝本就要削藩,沐晟则想着在云南独大,二人可谓一拍即合。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岷王朱楩被废为庶人,从云南被押往福建漳州监禁。《明史》谈道“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奏其过,废为庶人,徙漳州。”
朱允炆的削藩最终逼反了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建文帝的政权反而被朱棣给推翻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在南京皇宫奉天殿登基称帝,随即就将建文年间被废的几位亲王一一平反,岷王也在其中。
当年十一月,朱楩由漳州来南京朝觐新帝,朱棣命其复镇云南。
懿文皇太子系吴王朱允熥
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初九日,皇太子朱标第三子,生母太子妃常氏。常氏共生二子,长子朱雄英夭折,朱允熥就是宗法意义上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
朱标薨逝后,被封为皇太孙的却不是朱允熥。朱标一共五个儿子,老大朱雄英,老二朱允炆,老三朱允熥,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据说朱允炆因为他母亲太子次妃吕氏,在太子妃常氏死后被扶正成为了继妃,所以朱允炆也变成了嫡子,排名一下子就到了真正的嫡子朱允熥之上。
朱允炆登基后,朱允熥被封为吴王,封国杭州。但在朱棣登基之后,这位吴王自然是要倒霉。不过由于当时朝局未稳,朱棣还不敢太过分,只是先将朱允熥降封为广泽王,封国福建漳州府。
朱棣
朱允炆做皇帝之时,将其父朱标准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朱棣篡位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的皇位来自于父皇朱元璋,不但把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还褫夺了朱标的皇帝身份,仍称懿文皇太子。根据《皇明祖训》的规定,皇太子嫡长子封皇太孙,其余诸子封郡王。朱棣把朱允熥从亲王降封为郡王,挑不出毛病。
朱允熥在漳州并没有待很久,他在七月十二日被要求当天立即动身前往漳州,但在十一月十三日就被召回到了南京。减去路上的时间,估计也就待了三个月。就在这几个月时间里,朱棣迅速稳住了局面,朱允熥回到南京之后立刻被废为庶人。“壬辰,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至京。皆免为庶人,以表不能匡辅其兄也。”而在此之后,漳州也消失在了明代藩王的封国目的地之中。
广东和福建二地,之所以在明代无人问津,有其地理和气候上的实际原因。除了开国那批亲王可以不惜代价以外,其他宗室之国的时候主要依靠船运。广东除了韶州还能通舟船以外,其他州府有十万大山相隔,运输是个大问题。至于福建,其境内蜿蜒曲折的山路,更是令亲王之国几乎可能。那么走海运行不行?海运是一个办法,海上风险太大,无论是朝廷还是亲王本人,都不会去冒这样的风险。
正因为运输艰难,漳州府在明初成为了流放宗室的所在地,往那一放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福建一地,断不可成为宗室的封国。至于广东,朝廷在宣德初年做了尝试,但还是低估了气候的影响。如果连韶州府都待不住,那更接近海边,交通更为不便的广东腹地,自然也不能成为藩王们的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