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野心勃勃,对权力有着无尽的渴望。他不满足于现状,竟然派人刺杀了子斑,并篡夺了政权。季友在这场政变中被迫逃离,逃到了陈国。庆父随后拥立方为君,即鲁闵公。为了掩人耳目,庆父也亲自前往。
有人却暗中支持鲁闵公,从陈国接回季友,任命他为宰相。第二年,哀姜与庆父密谋,企图杀死鲁闵公,让庆父登上鲁君的宝座。庆父果然派人在武闱杀死了鲁闵公,夺取了君位。季友无奈,只好带着公子申逃到邾国。
庆父的与残暴使得朝政混乱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季友写下檄文,号召百姓反抗庆父的暴政。鲁国百姓揭竿而起,纷纷表示要杀掉庆父,让公子申回国继承君位。
面对这样的局面,庆父不得不仓皇逃往莒国。哀姜也匆忙逃到邾国。在季友的帮助下,公子申返回鲁国即位。鲁国为了稳定局势,贿赂莒国让其协助押解庆父回国。最终,庆父在押解回国的路上自杀身亡。
齐桓公得知哀姜与庆父私通危害鲁国的消息后大为震怒。他从邾国召回哀姜并将其处死,将她的尸体送归鲁国。在鲁僖公的请求下,哀姜得以安葬。
季友的母亲是陈国之女,因此他逃亡时选择了前往陈国。陈国得知情况后,积极协助护送季友和公子申回国。季友出生时,有人为他占卜预言:“这是一个男孩,名叫‘友’,将来会位于两社之间,成为公室重臣。”他的掌中有纹路形似“友”字,因此得名季友。季友的逝世预示着鲁国的衰落。他的后人以及庆父的后人分别继承了两族血脉的延续。这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场权力斗争的全过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残酷。文章也充满了悬疑和惊奇元素,吸引了读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