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上哈佛,还是“流浪汉”读伯克利,都体现了高校在招生时向弱势群体倾斜的特殊政策。
()首席老师介绍,美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区的房地产税收。有钱人一般住城郊,富人的豪宅税收高,学校经费充足。穷人区房地产税低,尽管政府补贴,但经费仍严重短缺,因而校园破、设施旧、教学差。
这两类地区和学校毕业的学生,自然也有素质上的差异。美国高校招生时如何对待这种贫富差别?
如学生父母是教授,年收入20万美元,得1150 分,平时成绩3.5,大学会认为这个学生家庭条件好,成绩应该更好。相反,若父母只有初中学历,其中一人还下岗,兄弟姐妹一大堆,申请学生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给家里分忧每周打工30小时,SAT只得1000分,平时成绩3.0。但大学会觉得,你不但对家庭有责任心,在困境中仍有此成绩,如给你足够的资助和良好的大学环境,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二者相比,大学很可能会录取家境不好的孩子入学。
基于美国贫富不均的现实,很多大学在招生时,不是一味的讲究“平等”,而是坚决向弱势群体倾斜。
但国内似乎并不如此。比如,我的家乡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但高考录取分数线却比北京高得多!
多元文化
拥有7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招生办执行主任弗达先生曾对我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念无论课内课外,希望学生之间能相互学到许多东西。,由有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组成的群体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贡献。”所以,他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招收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够帮助学校营造一个学生群体氛围,去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使命”。
世界一流大学大多追求多元文化的境界,去促成人才间的互动,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
网()专家表示,追求的是多元文化的校园使得学生在课外学到许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捡宝”。道理很简单杂交出良种,单元的近亲结合是1+1<2;多元的杂交结合是1+1>2。这种多元化的招生政策,除了美国高校的追求之外,也有法律支持。
2003年,几名白人学生状告密执安大学照顾少数民族的招生政策;贵为总统的布什也“添乱”,于2003年元月15日在白宫声明密执安大学的照顾黑人、拉丁、印第安的招生政策 “违宪”——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
给密执安大学惹“祸”的是《平权措施》,即在录取或决定奖学金时,优先考虑少数民族。
如果白人进入的SAT成绩需 1450分,黑人只要得1400分,哈佛就可能像欢迎英雄一样录取他,亚裔若得1500分但无专长,哈佛也可能不屑一顾。加州理工基本不考虑《平权措施》,亚裔高达40%,黑人仅1% (这个1%,是否也采取了某些措施?不得而知) 。亚裔占美国人口约4%,黑人约13%, 拉丁裔约15%,基于《平权措施》,上面的数据,基本现实了多元文化的结构。
《平权措施》对一些个人来说完全可能是不公平的。但它换来校园大环境的“多样化”。大学成为多元丰富的森林大的、小的、强的、弱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正是这种生物链,这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生存环境使得森林生机勃勃。
如果一个学校只收最强者,又会渐渐变成“白人至上”的校园。无论是生理的“近亲繁殖”,还是文化的“近亲繁殖”,都会导致倒退。《平权措施》是要营造一个各色民族、各种文化、各个具有不同特征的个人和谐相处的、多姿多彩的“学术生态环境”,以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利于学生间、师生间教学相长,碰撞思想火花,蕴育学术萌芽。
录取过程是自由恋爱
录取“什么人”很有学问;“怎么”录取,同样值得研究。
中国的自主招生改革,大方向非常值得期待。但目前看来,似乎只是增加了一次春考,而且,由于考录不分,感觉上不过是“一考定终身”“认分不认人”的翻版罢了。
美国每年有七次SAT考试,但这些只是考试,与招生关系并不大。考题不是由高校出,成绩也不由高校判。许多美国顶尖大学在统计考生的SAT考试成绩时,不管你考多少次,只取最好的单科成绩。假如你1月、3月和6月各考了一次SAT,3月份英语考得最好,6月数学考得好,证明你有这个能力;两次低分,可能是身体不适,或诸多偶然因素。所以取3月份的英语成绩,和6月份的数学成绩。
这七次SAT考试,考生可参加任何一次,若七次不够,还可继续考,直到你认为所得分数代表了你的水平。由于考不好还可再考,心理压力不大,心态正常,,每次考分一般起伏不大,大多数美国孩子考一两次就不考了。
某日在北京机场候机,一对夫妇(读者)认出了我,跟我抱怨高考女儿学习优异,保送上南京大学。但孩子想上北大,并且每次模拟考都超过北大录取线,于是做出决定,放弃南大,报考北大。但鬼使神差,高考分离北大录取线仅差一分。只好复读!我暗忖复读一年,只为一分,压力更大!如中国每年也有七次高考,这女孩一定不会失常……SAT考试。成绩一出来,各大学分析考生资料后,就向他们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每天家里的邮箱都被精美的画册塞得爆满。此阶段,条件好的学生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自以为是“大爷”,大学是“孙子”。排名第12位的给我儿子矿矿寄来的各种信件和材料恐怕超过20次。其实,学校追着你拼命发邀请,只是把你当候选对象,候选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出优秀的学生。,学校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申请美国大学,没有名额限制,没有A类B类,没有抛档不抛档,也不规定或第二志愿……考生与高校之间,纯属“自由恋爱”,而且还有“三部曲”。
从高二(相当于国内高一)开始,学生就参加“高考预考”(PSAT),高三又参加第二次P
经过阶段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后,考生终于要决定接下谁抛出来的“绣球”——给自己相中的大学寄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寄出后,大学——特别是抛“绣球”的大学——会突然变得“牛气”起来,完全没有了阶段中的热情。无奈,当考生把自己的条件摆出去后,主动权便到了别人手上,你只好等待“宣判”了。
比较好的结果,是抛了“绣球”的大学接到学生的申请材料后,便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回来,而且还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 都给啦,有意见可商量……”
之后,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试探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访校;给予更高奖学金;邀请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这时,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学生决定是否接受录取的期限快到了……;期限已过一周,我们假设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可把期限延迟15日……
接收大学的录取邀请,意味着要给高校寄回执卡,一并还要汇上数百美元的学费定金。这相当于敲定经过几番互相追求,你已经是“他的人”了!校方的口吻此后便又会神气十足,用通告学生的口气规定你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三件事……
这个互相“追求”的三部曲,很有意思,也迷惑人怎么双方会在不同的阶段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其实,凡是“推销”自己的阶段,都是“夹起尾巴”的时候。这就是市场的铁律顾客永远是上帝。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帝”。
劫富济贫
教育公平是古老而现实的话题,西方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有过论述。在东方,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最早的探索。但孔子的“有教无类”也有一个小小的前提交10条腊肉做学费。
“有教无类”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成了今天的“义务教育”。,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管是穷是富,统统收“10条腊肉”,似乎学费面前人人平等,实则并不公平。高校几年的学费,于富豪不过九牛一毛;但对贫困之家则是一辈子的储蓄。
美国高校也实行“有教无类”,但不一刀切;从录取到收费,既公平又合理。美国一流大学典型的录取政策是Need-blind政策。Blind指摸黑、不透光;Need指入学经费需求。大学在录取时,完全不考虑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只用“三合一”的标准衡量你是否为他们想要的人才?如然,即使你的父母一文不名,照样录取。
录取名单形成后,将会送到学校的资助办,学校再根据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给多少资助。如学生父母每年只能提供1000美元,而在哈佛上学每年需要50000美元,这就形成了一个49000美元的缺口,此时便产生了Need-based,即需要由学校补足的缺口。,富家子弟的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
哈佛曾自豪地声称给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这种学生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专家介绍,排名稍靠后一点的大学则采取Merit-based的政策,即谁的条件好,谁得的资助高,以此来吸引因一流大学的Need-based 资助政策而得不到高额资助的学生。如,根据我们家的收入,我儿子矿矿如果上实行Need-based 的一流大学,每年需交30000美元;但如果选择排名靠后一些的实行Merit-based的大学,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可以获得生活费。
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掉的巨大款项哪里来?校友捐款,向富人征集。还有一种永远无法得到证实的说法如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