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民俗文化 >

我不是赌神 观众不再给周润发留面子

编辑:民俗文化 2023-10-13 17:21 浏览: 来源:www.liuxuekuai.com
      端午档期已经告一段落,电影市场这一段时间的热闹也算是过去了。
如果问到这次你选择的是哪部电影,想必大部分观众的选项有两个——
《消失的她》和《八角笼中》,或许还有少部分人选择了《我爱你!》。
在仅有两三天的端午档,《消失的她》绝对算是降维打击,后半段硬核反转超乎观众预期,就连猫眼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都有足足33亿,简直吊打春节档的部分作品了。
但,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端午档,有一部阵容极其强大的影片却被遗忘在了角落,甚至烂到连底裤都没有的程度。
这部电影就是《我不是“赌神”》。
人设是莫名其妙的,剧情是胡乱拼凑的,节奏是没有的,就连演技都是没眼看的。
以发哥重出江湖蹭“赌神”的IP,圈的是谁我不说,反正这回大冤种我是头一号。
在没有几个人的影厅里,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体会到什么才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2023年了,一部一个多小时的院线电影能烂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不容易了。
曾创作了《无间道》系列、《头文字D》、《窃听风云》以及《无双》等众多经典港片的庄文强编剧,加上拍摄过《宝贝计划》、《新警察故事》、《男儿本色》以及《听风者》等众多同样的经典老片的潘耀明。
两个人联手,创作出一部豆瓣5.5分的大烂片,还是只有四千人评价的那种,真不给人留一点面子啊。
1.女主设定离大谱
都多少年了,女性角色竟然还是为了给男性角色提供“孩子”的工具人。
李夕(袁咏仪饰)曾因为吴光辉(周润发饰)沉迷打牌不回家,还打她,一气之下走人,独自生子并将自闭症儿养到十几岁。
回来是因为患病需要做手术,隐瞒他人将孩子带给亲生父亲吹牛辉养,结果还要以两次分别给他五万做条件。
不是,你们疯了还是我疯了,亲生父亲养自己孩子还要收钱才养?
吴光辉从没有道歉的言语,对阿阳也非常不好,可不知为何,李夕就是得原谅他。
当年喜好打牌,如今依旧好赌成性,连孩子都不愿意养,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没办法必须见面竟然还要选择原谅,港片里的女人永远都得是圣母吗。
不仅如此,非得让李夕去世,而且是在自己孩子面前咽气,随后吴光辉痛改前非、幡然醒悟,带着孩子各地跑步。
编剧,你自己听听这合理?
李夕,自己生下孩子,自己拉扯一个自闭症儿童,保护他幼小的心灵,合着是给渣男养的,自己孩子没捞着连命都没了,单走一个“六”。
2.用跑步注水,没有逻辑性拍成MV
见过有电影两个小时讲不完要加长到三个点的,也见过被观众吐槽冗长拖沓的,咱是真没见过一个多小时剧情都凑不够,必须用各种被拍成MV加背景音乐的跑步场景注水的。
制作班底,你们好意思说自己是电影人吗,网大好歹都得有点特效吧。
其实这部影片的取材还是比较讨喜的,赌徒与自闭症儿童的双向救赎,最关键的点就是赌徒的幡然醒悟,一定是自闭症儿童的至真至纯让他感受到了烂透的人生有一点点希望,这份父爱是慢慢唤醒的。
而不是一夜之间突然醒悟,没有一点征兆地从要钱、打孩子,变成愧疚后悔、有责任心的人。
而且最该煽情的部分应该是独自将自闭症儿子抚养长大的单亲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但,《别叫我“赌神”》非还得给不超过5场对手戏的吹牛辉和李夕各种煽情镜头。
大框架有,细节倒是没有一点。或许导演和编剧确实对犯罪题材游刃有余,但这故事片没点真本事就别来沾边。
故事片纯靠剧本来吸引观众,抛开了各种博眼球的吊炸天人设,以及让人直呼过瘾的大场面加持,只有饱满的人设和极为到位的情绪,加上演员本身的精彩演绎,才能汇集成一部好作品。
好不容易看到,我以为终于能看到吹牛辉将儿子阿阳养大后,吹牛辉白发斑斑,利用发哥老了的情节来一波终极煽情。
结果,这些人突然开始跑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坐在电影院一个多小时,看了个加长版宣传广告。
为了展现周润发自己快70还坚持跑步,就将各种跑马拉松、沙漠的画面强行加入到影片结尾,吹牛辉塑造得也不完整又突然“周润发”上身,你告诉我这竟然能成为院线电影。
我看你是《别叫我“赌神”》,在座的应该改成《别叫我“怨种”》。
按理来说,剧情都已经拉成这样了,凭借演员撑起来也不是不行。
,当我看到所有人物出场后,又一次两眼一黑。
60岁的方中信,还要在戏里当体育老师,每天带着学生晨跑,袁咏仪50多岁演20多岁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也就算了,68岁的周润发要带着头巾顶着“F4发型”,装混黑小头目。
我真是服了,香港没有年轻演员了吗?你们自己照照镜子,这副样子骗谁呢。
发哥又下跪、被人打、被油漆泼,还要跟着孩子一块跑步,我看着都心酸,你给我来这一套,用老人“敬业”来拦住我打差评的手是不。
但,事实证明你这套对观众也不管用啊,差评简直是满天飞。甚至有人表示“昏昏欲睡、忍着恶心逃了出来”、“看半个小时就溜吧”等等。
事实证明,就算你是周润发,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为了塑造吹牛辉的好赌成性、爱玩成瘾,周润发一改高冷、酷帅的b王的表演方法,不仅造型上“突破”自我,前期做所有表情都非常用力。
在我看来,就算是将吴光辉演成了“老流氓”对于发哥的岁数来说也不会太过违和,偏偏周润发非要装出年轻人的状态。68岁装出来的年轻状态,加上张牙舞爪的赌徒性格,我从没想过这种状态会在童年男神发哥身上看到。
袁咏仪的演技倒是还挺好,中规中矩、感情流露极其自然,就是镜头少得可怜。
坐进影厅,发哥出场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开始“剧痛”。吹牛辉又老又不正经,李夕就是个操劳有点好看的中年女人,吹牛辉咋咋呼呼、李夕真情实感,我不想说周润发在戏里“配不上”谁,可这CP感我是真吹不出来。
一众老戏骨聚在一起,甚至是演阿阳的年轻演员演员最为突出。对比之下,吴光辉显得更加“罪不可赦”,原谅的戏码根本没有逻辑,剧情bug频出加上演技跟不上,观众想入戏都难。
回看发哥这几年的作品,从2014年与甄子丹合作《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开始,似乎就陷入了烂片循环。
与王晶搭档三部口碑大翻车的《澳门风云》、将将及格的《华丽上班族》,本来就不怎么出现在大众面前,一出现就是烂片,“周润发”三个字似乎已经永远留在了过去。
2018年《无双》横空出世,周润发与庄文强合作点燃了观众对港片的希望,,5年过去了,《别叫我“赌神”》与其天差地别,这脸打得啪啪响。
不难发现,对于港片来说最重要的也同样是剧本,观众更注重内核与质量,“人保戏”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而周润发那种用力、过时的表演也早就被时代淘汰了,“敬业”和光环不是烂片的保护伞,不适合自己的赛道千万别碰,否则就算你是周润发,电影市场也不会给你留一点脸面,这票房的惨烈对比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不过部分观众确实还是会稍微“手下留情”的——
至少不少人在表达了强烈不满后,打出了“两星”。
就这水平,要是内娱同等级导演与演员加入创作,恐怕早就被喷上天了,如今的5.5分都算是给你面子了。
在影视圈,卖情怀不丢人,毕竟“发哥”这头衔也是公认的,卖也能卖出来点价值。可卖情怀的前提,是影片本身有能对得上曾经这份“情怀”的质量。
一部电影的价值,会通过每一帧的任何细节透露给观众,如果在制作方来看《别叫我“赌神”》这部影片恰恰配得上发哥曾经风靡一时的“情怀”,那么观众也自然是无话可说。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不少“大哥”都出来想要分一块这肥美的大蛋糕。奈何对如今观众的审美并不了解,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比起宣传根本不足为道。
我说,与其推锅,不如好好挑挑剧本,都这么大岁数了,再能打再能跑也不如能“演”。
     观众在你们心中的分量,就是你们自己在电影市场的分量。如果随便演个没剧情只煽情的电影,随便拽几个曾经“情怀”的元素,那么票房和口碑恐怕也只能随随便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