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博物馆讲解员,很多年轻人脑海中第一反应想到的名字,大概就是河森堡。
河森堡,本名袁硕,原国博讲解员,微博大V。
短短几年时间,他完成了从博物馆讲解员到知识网红、科普作家的华丽转身,凭一己之力拓宽了大众对讲解员这份职业的认知。
他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分析一件件文物,研究背后的历史;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普罗大众输出那些看似冷门的知识;登上各大综艺节目,用妙语连珠的逗趣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收割粉丝无数……
都说男人最高级的性感就是知识,如今,坐拥微博600万+粉丝的河森堡已然被贴上许多标签最红国博讲解员、知识网红、人肉背词机、脑力最性感的人、行走荷尔蒙……
前段时间,他和微博一起发起了#与河森堡一起发现长文作者#活动,又登上《最强大脑》舞台,再度引发众多关注。
于是,越来越多人说河森堡,你出圈了。
之所以选择以河森堡为名,袁硕说,这是源自于他对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敬佩。
“如果说海森堡的知识像大海一样浩瀚,那么我的知识只是一条涓涓小河,我觉得我这一生都不可能像他那么牛,所以我就把自己降了一格,大海之下为江河。”
大概是因为他所欣赏的人站在山崖之巅,所以面对自己获得的热度和赞许,河森堡始终表现的十分冷静且谦虚。
“就是运气啊,我觉得我既没有什么天赋也不够努力,只不过是走运而已,是时运给了我眼下这一切。”
但其实,人气与流量,就是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不论河森堡如何自谦,我们都无法否认走到现如今这一步,他所付出的坚持和努力。
河森堡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出生于文化家庭,从小家庭的熏陶和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滋养让他对历史知识有着特殊的兴趣。
2011年,刚刚从首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偶然看到一则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的招聘启事,出于兴趣,他决定去试一试。
老实说,原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博物院讲解员薪水微薄,甚至经常会被人误解为导游甚至服务员,但在河森堡看来,这是一份神圣浪漫且对文化素养要求极高的职业。
海量且枯燥的背诵,是讲解员最起码的基本功,艰深难懂的内容,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消化才能不断对外输出。
理科生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让他习惯把理性注入人文之中,用科学来解读历史。
正是因为始终坚信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历史才更加真实的缘故,河森堡的讲解风格,格外独树一帜。
,这种不甘于教条式的讲解在一开始并没有获得认同。
曾经在一场讲解比赛时,没有照本宣科的他被领导训了一顿,甚至被评价为“不专业”,这让他一度感到迷茫和苦闷。
幸好,他没有放弃。
这样不断寻求创新和更容易记忆的讲解方式,最终迎来了命运的转机。河森堡在互联网平台上厚积薄发,通过有干货有脑洞有趣味有细节的内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赞许。
河森堡一炮而红。
“那时候是2017年吧,早上打开微博发现自己手机变卡了,刷出来五位数的通知,我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一看,才发现我在《一席》上发表的关于人类学的37分钟演讲《进击的智人》被传到了网上。”
“之前我走在街上没人认识我,后来我在建国门外大街走路,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人认出我了,说你不是演讲的那个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吗?我说是的是的,他跟我握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当身上带着“博物馆讲解员”的标签出圈以后,河森堡一边在心里悄悄窃喜,生出对于流量变现的盼望和改变生活现状的美好畅想,一边对抗诱惑,继续脚踏实地,为梦想前进。
作为互联网的受益者,他在被大流量洗礼之后,依然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知识分享频率,并不断尝试用新的方式延伸科普的深度和广度。
2018年底,他出版的《进击的智人》在网上掀起一波科普热,他本人也多了“科普作家”这一官方认证。
如今,他在微博上持续更新并且受到广泛好评的教授和年轻人的对话体故事也将出版提上了日程,这将是他的第三本书,
有人会问这样持续高强度的输出,会有灵感枯竭,遭遇创作瓶颈的时候吗?
会有。
河森堡说,即便平时有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知识积累,依然无法避免遭遇创作瓶颈,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面对这种情况,他总是喜欢去逛商场,他管这叫“遛灵感”。
“我认为灵感它大概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知识,一部分是情绪,你可以把知识和情绪浸泡在一起,等它发酵,你就可能会有新的想法。”
俞敏洪曾经说过一句话“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我想,这大概就是河森堡的真实写照。
在微博出圈以后,河森堡说话的方式在逐渐改变。
“在微博上,我有六百多万关注者,你会发现发布一篇文章会有好几百万人阅读,这种时候,必然会出现观点上的分歧甚至误解。”
,在经过大流量洗礼以后,河森堡会尽量把话说得周全,挑选最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压缩误解的空间。
“我个人认为”、“一定程度上”、“至少有一部分”……这些日常口语不会用到的措辞语逐渐成为河森堡的口头禅,很多人说他说话特别书面语,但其实对于河森堡而言,这是他与流量共处的一种方式。
今年年初,河森堡和微博一起发起了#与河森堡一起发现长文作者#活动。
聊起发起这场活动的初衷,河森堡说,文字传播的优势和用户的长文阅读习惯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微博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和深入的话题,同样的事,如果你换到视频平台,特别是短视频平台就很困难。
河森堡自己原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喜欢用长文分享知识的博主,每一次在微博上发布长文,都能在评论区引发众多讨论,让话题被不断延伸。
如果说视频是具象的,那么文字就是抽象的,长文可以通过深入的讲解和阐述,走进别人的精神世界,承接别人的感怀、情绪和观点,与受众深度共鸣。
河森堡说,他希望通过寻找新知博主,鼓励长文阅读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表达观点的行列中来,为互联网环境冷却、怒气冷却尽一份力。
,也有很多人说,现在互联网上的知识分享越来越碎片化了。
的确,在微博上哪怕是1500字、2000字的长文,都属于知识碎片化的表达,但对于河森堡而言,只要将获取碎片化知识当成学习的开始,那碎片化就是一件好事。
互联网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科普创作者拿到属于自己的话筒,而他想做的事,就是在碎片化的分享环境当中,由点及面,触达到更多的人。
从中学开始练习空手道,十几年坚持下来,“格斗型男”可以算是河森堡的另一个侧面。
曾经在地铁口空手制服歹徒,追回被抢手机,并且得到公安机关表扬,还收到一面送进国家博物馆的锦旗也是河森堡令人津津乐道的光荣事迹之一。
有网友曾说,感觉河森堡平时呈现出来的渊博形象跟喜欢格斗运动这件事情好像有很大反差,但其实对于他自己而言,格斗与科普其实有共通之处。
“都得求真求实嘛,你在练格斗的时候,一点糊弄都不能有,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步一个脚印,疼痛和汗水它不会欺骗你,同样是这个态度,我觉得做科普也是一样,要求求真务实,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练习格斗的过程,对于河森堡来说,也是追求心态平和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人也无法在每个领域都有所成就,,他在做自己擅长的科普写作和格斗练习,也很能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事物之间的互斥。
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曾一度试图挖掘河森堡内心的感性世界,于是问了他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他即将要去一个荒岛上生活十年,只能带五样东西,他会如何选择?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一个完全没有网络的环境里,只带纸质书籍的话,他会选择哪三本书?
,即便是这样有些发散的问题,河森堡依然秉承着极其理性的思维,从物理层面出发,思考问题本身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的可行性。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逻辑思维方式或许有些无聊,但这恰恰是河森堡独特的魅力所在。
“理科是底层逻辑,文科是表现形式,如果你想把实质性的问题说清楚,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相信,一切文化背后,都是以自然科学为底色的。”
///
虽然现如今河森堡已经告别国博,在互联网空间继续进击的人生,但他始终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博物馆讲解员。
在他的理解当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希腊神话中掌管历史和科学的女神缪斯,在一个神圣的地方,传达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启示。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次站在博物馆里的河森堡,都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话题之中,寻找人类文明闪光的碎片。
这是他挚爱一生的事业。
“我将来可能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个讲解员,人应该跟自己的本性在一起,否则你做什么都会矫情。我觉得博物馆这个环境就特别契合我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