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推出《制造业当家•湾区会客厅》系列报道后,南方都市报日前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市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征集令。
南都为配合广东“制造业当家”战略深入实施启动的这项重磅报道活动,得到了不少优秀企业的关注。本次参与申报的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已经有105年的发展历史,是专业生产中山正宗特产杏仁饼、广式月饼等传统特色的食品企业。百年老字号如何焕发新活力?日前南都记者走进咀香园,探寻企业的创新发展密码。
申报企业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申报理由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始创于1918年,其生产的莲蓉素有“莲蓉第一家”美誉,是广式月饼标准起草主要单位之一。历经百年,咀香园始终秉承传统秘方和制作工艺,并结合现代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产品杏仁饼成为粤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认可的“正宗中山特产”。当前,咀香园在坚守古法制作的,打造出一座好吃好玩的咀香园饼文化博览馆,引入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活动,让传统老字号迸发出年轻新活力。
制造广式月饼已有百年历史
8月以来,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的机械化月饼生产线运行力度逐渐加大。
中山是广式月饼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集聚了咀香园等一批月饼品牌生产企业,月饼出口量常年处于全国领先。“中山制造的广式月饼已有百年历史,月饼出口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延杰说。
一份1986年9月4日的《羊城晚报》关于中山月饼出口的新闻报道广东中山市咀香园食品厂生产的白莲蓉月饼,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销,受到欢迎。
中山咀香园始创于1918年,是专业生产中山正宗特产杏仁饼、广式月饼等传统特色的食品企业。咀香园的连锁店在中山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来到中山,一定要带回家一份咀香园”,这是不少人对中山的美食印象。酥酥脆脆的杏仁饼,香甜细腻的莲蓉月饼,配上一杯清茶,伴随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不少中山人的中秋记忆里都离不开咀香园。
2000年,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是国内食品行业第一个拥有“中华老字号”的企业。
传统食品也可以做到“高精尖”
9月12日,咀香园牵手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成立“健康食品生物纳米检测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将加快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研究与应用。
历经百年发展,近年来,咀香园通过创新赋能,增强老字号持续发展的动力。先后建立了咀香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省工程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多家高校长期合作。
“每年我们都要投入5%的研发费用,引进先进检测仪器,研究杏仁饼、广式月饼等传统产品的工艺,观测产品硬度、水分、炉烤的过程怎么变化,包括引进无线高温温度计、远红外仪器等先进设备。”张延杰笑着说,与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传统食品也可以做到“高精尖”。
现在,咀香园的厂区内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自动月饼机、杏仁饼生产线、曲奇机,各类产品生产均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产品有四大系列共六十多个品种。近期,咀香园又投入近千万元引入自动化设备、理料线,升级改造车间净化技术。
文化与产业结合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除了生产技术创新,咀香园紧随市场,根据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和对健康的追求,制作出新型馅料月饼。
在中山与贵州东西部产业协作,打造“中山技术+六盘水特产”新模式的探索中,咀香园将中山传统月饼制作技艺与六盘水市的刺梨特产相融合,研发出刺梨月饼等适合年轻人的新型月饼。
与此,咀香园一直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早在2004年,就创建了“工业旅游”项目,把食品文化融入旅游之中。2012年成为中山市首家“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
今年5月1日,咀香园饼文化博览馆正式开馆,让游客零距离了解咀香园饼文化和体验百年非遗工艺。该馆以饼文化为主题,总面积1.6万平方米球。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咀香园的发展历史,可以沉浸式体验“齿颊留香”的杏仁饼是如何诞生的,也可以DIY亲手制作一块杏仁饼。
“在文化和产业的结合上,咀香园进行了很多大胆尝试”,张延杰表示,通过“研发生产+文化旅游” 双轮驱动,咀香园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9月20日,在咀香园主办的中山第18届“中秋月饼文化研讨会”上,张延杰表,“月饼是中秋文化的符号代表,咀香园又是月饼中的百年老字号,传统文化结合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咀香园始终在关注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