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老年题材电影快速发展,出现了《飞越黄昏》《推手》《飞越老人院》《桃姐》等20余部优秀影片。黄昏恋题材电影是老年题材电影中的第一大类型。
中国老年题材影视剧不仅生动演绎老年人的情感生活,而且力图探讨黄昏恋问题,凸显老年人正确的爱情观,让人们了解老年人的情感渴求,认识到老年人情感之路的崎岖不平,从而关注老年人的情感和婚姻问题,并为汲取积极健康的老年文化思想资源提供一种可能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黄昏恋的生动演绎
《飞越黄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老年题材电影,于1989年7月6日在香港上映。常年在美国生活的乔在返港探望母亲的时候,发现母亲和老伯是一对谈得很投机的朋友,于是努力撮合他们。母亲和老伯碍于年岁已大,恐遭人非议,一直不敢表达爱意。在女儿和外孙戴维的撮合下,母亲和老伯最终走到一起。
黄昏恋题材电影并不总是喜剧结局。《四点半的铃声》《马世清离婚》等电影展现了黄昏恋的凄美和人生的悲剧性。《四点半的铃声》里的马老太太和余老先生相识相爱,但因为马老太太的儿媳说闲话,她不愿再与余老先生交往,后在余老先生的鼓励下,她同意继续交往。马老太太每天下午四点半在电话亭给余老先生打电话,电话响三下,余老先生不用接,就去公园等她。其后的一天,马老太太到了公园,不见余老先生来。接连好多天,马老太太都没有见到余老先生。电话亭的老板了解到马老太太的事情,找到了余老先生的儿子。原来,余老先生出了车祸,只剩下简单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影片展示了老年人爱情的执着、真挚和无奈,让人感叹时间的易逝和生命的脆弱。
与老年题材电影相比,中国老年题材电视剧更加迎合中国大众的大团圆情结,电视剧里的黄昏恋绝大多数以老年人终成眷属为结局,但过程总是不顺利的。少数电视剧在大团圆的喜剧框架里镶嵌了一些悲剧故事。《老人的故事》里的吴老太和庄老头不顾子女反对,在养老院举行婚礼。婚后,庄老头在日常开销上斤斤计较,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吴老太一气之下与庄老头离了婚,并搬出养老院。后来,庄老头患了老年痴呆,吴老太不计前嫌,再度搬入养老院照顾,并决定复婚。
人生的幸福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探讨
从中国老年题材影视剧提供的故事情节来看,黄昏恋和老年人再婚的阻碍主要有如下几点旧观念的束缚,子女造成的障碍,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传统的观念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不光彩的事,老年人本身也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往往给自己泼凉水。怕再婚会引起别人的耻笑。”《苦茶香》呈现了老年人面对再婚时的矛盾心情。女作家付清一个人生活,她认为自己拥有充实的生活,从不承认孤独。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懂得品茶的老人郑实,两位老人开始了新的生活体验。郑实的儿子和付清的儿子撮合两位老人,希望他们生活在一起,生活上有个照应。但郑实提出再婚后,付清没有回应。郑实搬到了别处居住,结束了短暂的夕阳之恋。
《老人的故事》里的吴老太和庄老头的子女们要求他们再婚之前签订财产协议。剧中,对老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房子和财产,而是爱情和陪伴;对子女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亲情和感恩,而是金钱和房产。老年题材影视剧反映了金钱对亲情和人性的戕害。现代社会的子女应该清楚一个最起码的道理,老人并不欠子女任何东西,相反子女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孝敬长辈,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不能整天想着算计老人的房子和财产。
夕阳是陈酿的酒老年人爱情观念的呈现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责任远远大于一己的爱情。电影《团圆》通过刘燕生与乔玉娥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部分老年人的爱情观念。刘燕生来到上海寻找失散几十年的妻子乔玉娥和从没见过面的儿子。乔玉娥当年在与刘燕生失散三年后,与陆善民组成家庭并生育两个女儿。刘燕生来到陆家,受到陆善民的热情款待。刘燕生后来提出愿意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补偿陆善民,但希望把乔玉娥带走。陆善民的子女竭力反对,陆善民却说,要看乔玉娥的想法,只要她想走,就同意她走。
陆善民也不要刘燕生的补偿。乔玉娥说,她跟陆善民几十年,有恩情,跟刘燕生一年,有感情。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她要为自己活一次。陆善民为了成全刘燕生和乔玉娥,就和乔玉娥去办离婚手续。刘燕生了解到陆善民的善良,和乔玉娥商定,不带乔玉娥走了。影片的,乔玉娥无法抗拒分离的命运降临,只好在几十年前相同的上海码头,送走自己深爱的刘燕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刘燕生。刘燕生、乔玉娥和陆善民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他们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选择体现了一种宝贵的利他精神,彰显了人性的善良和宽容的美好精神,老年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