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校园并不像国内那样被围墙铁栅所限制,也没有门卫保安来约束行人和学生的行动。这里,开放和自由是主流。校园内的道路和大路小径,都可以自由穿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开放的学术殿堂。这里,公共讲座和研讨会常常举办,并且对所有感兴趣的人敞开大门。更令人惊喜的是,大学的图书馆不仅向公众开放,还设有公共计算机区,无需繁琐的身份验证,便可轻松上网查阅信息。
澳大利亚的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导向。在这里,学生们享有极大的自由,可以选择延缓入学或暂停学业去旅行、去工作。如果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预期不符,也可以轻松换系。学校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人能够将一门不喜欢的课程学好。为此,学校还会在开学几周后通过系统提醒学生关注院系专业的调整信息。
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学习生活既轻松又紧张。轻松的是氛围和形式。澳大利亚人喜欢边吃边学,随处可见学生们背着大号双肩包,里面装满了零食和休闲食品,但文具课本并不多见。教学楼里设有休息室和小厨房,供同学们在讲座和小组讨论之间休息、吃喝。校园里时常飘出烧烤的香味,那是部门或学生组织在搞活动。
学习的计划性和自主性在这里很强。每学期伊始,学生们就能从课程计划中知道每周的主题、每天的课程、要阅读的书目等,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课程计划还会列出教科书和参考书的名目,但真正需要购买的教科书并不多。遇到昂贵的书籍,老师还会建议学生去图书馆查阅或者课前借阅老师的自编教科书。这些教科书是老师从浩繁的图书馆藏里精选出的经典之作,既省钱又高效。
在澳大利亚的大学里,评分是考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但评分标准有所不同。在这里,问题都是用来争论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老师鼓励学生们亮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摒弃陈词滥调,答出新意。只要你有足够的论据支持你的观点,就可以大胆地与权威泰斗们唱反调。这种注重创新和批判思维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