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经常面临灾害挑战的国家,每当灾难过后,民众的饮食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上个世纪,日本市场上就出现了专为特殊时期准备的防灾食品,帮助民众度过难关。这些食品通常被称为“非常食”,也就是指适用于特殊时期的食品。
初期的防灾食品以压缩饼干和瓶装饮用水为主,保质期大约为三年。虽然这些食品能够保证基本的生存需求,但口感较差,许多人在平时并不愿意食用。随着近年来日本灾害的频发,特别是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食品企业在研发防灾食品时开始注重食品的保质期、营养价值和口感。
现在的防灾食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尾西”牌防灾食品已成为各大购物网站的销量冠军。这款食品包含了35种不同类型的食物,既有混合了各种蔬菜的米饭、各种口味的面包、汉堡包、肉食、零食、点心、蔬菜汤和饮品等,还按照普通成年人一周的饭量进行包装,既方便又避免浪费。更令人惊喜的是,所有食品的保质期都已经延长至五年,瓶装水的储存期更是长达七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禁止在食品中直接添加防腐剂,各防灾食品公司纷纷在包装上采取创新措施。目前,普遍采用的新型密封罐比真空包装更能有效地阻隔空气,尽可能地保持食品的口感。一些食品公司还会在包装上附带菜单,提醒人们注意营养均衡。
由于日本防灾食品既方便又美味,许多上班族在忙碌的时候都会购买几份,以确保自己的营养均衡。虽然防灾食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食品,但普通上班族也能够承受。一个月分量的防灾食品售价为13600日元(约合884元人民币),与日常自己做饭的费用相当。这些防灾食品不仅为应对灾害做好准备,也成为了现代日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