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研究生套磁策略及注意事项
一、掌握套磁时间
在申请的前期(7-10月),通过搜索感兴趣的导师,确认自己的重点申请院校。进入申请中期(11月-1月),与对你感兴趣的导师保持联系,一周或两周一次。期间,老师可能会探讨研究领域相关问题,申请人也可主动分享研究进度。在申请后期(收到AD或4月出结果前后),若未收到拒信,可以继续套磁,更新简历。
二、明智选择导师
选择导师时,需确保感兴趣领域和研究方向与导师相符。可通过学院网站分析,了解哪些老师最近有招人或新项目启动的消息。新任职的教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前期可能会需要大量科研助手。
三、套磁前提
在套磁前,要清楚对方的科研背景及当前科研项目。仔细阅读教授的主页介绍和代表性论文,找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展示自己之前的学习和研究与教授研究的契合之处。
四、套磁内容与形式
内容应包括:介绍自己(专业、学校及研究方向等)、简述当前工作与未来研究方向(与教授接近或有偏差时,解释原因)、表达对教授论文的兴趣和看法、表达申请意向。
形式应简明,信件标题可设为“关于XXXX”,正文部分按上述内容顺序撰写,结尾为客套话,希望收到回复。
五、额外提示
1. 心理调适:套磁过程中可能遇到“石沉大海”的情况,不要气馁,同一个老师发两次邮件是可行的。若两次后仍无人回复,可考虑换老师。
2. 邮件发送时间:尽量在老师们工作时间之前发送邮件,增加被看到的几率。建议遵循美国学校的办公时间。
3. 三大禁忌:避免套用他人模板、过分强调GPA等分数、一封套磁信用于多个学校的套磁。
希望申请者能合理运用这些策略,成功获得心仪的offer。在申请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冷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