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青春,滋养一生的体验
踏上芬兰这片北欧土地,我得以体验一番与众不同的生活。不再是观光客的身份,这次作为交换生的我,有了更深入认识这个国家的机遇。初来乍到,连从公车站走到住处都会迷路的我,到了12月已能骑着脚踏车自由穿梭于小镇之间,无需地图的指引。
我所就读的Jyväskylä大学,是芬兰中部最大的综合大学,位于首都北方约300公里处的Jyväskylä镇。这里拥有约16000名学生,是芬兰第二大规模。该校以教育师资培养和心理学领域闻名,前身可以追溯到1863年创立的芬兰高等师范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它与台湾的国立交通大学是姐妹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它位于芬兰的第四到第六位,在欧洲的排名为第169到第210位之间,全球排名为第402到第503位。
在芬兰的大学课程中,多为密集课程,课程进度快速,一周内会有多次上课时间。这使得学生的课表非常灵活多变,学期初和学期中的课程安排截然不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安排课外活动的时间。这里的课程分为lecture和book exam两种形式。
这片土地的美景或许给予了芬兰人独特的性格——友善而沉默寡言。他们尊重个人空间,不会像法国、意大利人那样一见面就要亲脸颊打招呼。但从他们直率的言语和热情的聊天中,我感受到了芬兰人的友善。尽管芬兰并非英语系国家,但每个街上的人都能流利地说英语。当我走进超市时,尽管我修了基础芬兰文,但几乎派不上用场,因为超市店员的英文都非常好。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交换生朋友相处,我发现全球的大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不会成为交朋友最难跨越的障碍,最难克服的其实是心中对不同文化的刻板印象。这次的芬兰之旅让我深刻体验到年轻时的流浪是人生宝贵的养分,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